随着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处方外流趋势明朗、“4+7”带量采购扩面在即、新药审批及上市速度加快……,仿制药与创新药企业纷纷发力零售终端,为自家产品寻找新的快速增量机会。
政策向好,机遇与挑战并存
截至2018年我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达48.9万家,增长率为7.8%,连锁率由2013年的36.6%上升至2018年的52.2%。零售行业参与者仍在快速增多,连锁率亦持续提升。
零售药店门店数量与增长趋势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规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公立医院占比67.4%,下滑0.6%;零售药店占比22.9%,提升0.3%。他指出,“医院端药品销量增速受限,零售药店地位提升。”
中国药品三大终端份额
随着一二线城市零售药品市场竞争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渗透提升,连锁药店渠道竞争重心下沉。以一心堂为例,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虽然县、乡镇级门店的单店产出低、平效低,但营收增长、过机毛利率、净利率、租金效率都要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近年来,药店估值在产业资本、私募财团、纵向并购及跨界融合四股势力的围猎下推高,扩张步入新阶段。如健康“旗舰平台”阿里健康投资了山东漱玉平民、安徽华人健康、贵州一树等区域龙头连锁;白云山8亿元参股一心堂等。
目前,我国连锁药店初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四层竞争结构:全国大型、区域大型、中型、小型。国大、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益丰及高济医疗、全亿健康等全国已上市连锁及私募财团,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是全国并购扩张的主力军;漱玉平民、立健等省域主流连锁,是财务和生态投资人的最爱,并在资本的助力下成为并购扩大的另一股势力;中型连锁则是最热门的被并购对象。
处方外流这块“大蛋糕”零售行业盼望已久,实施条件亦渐趋成熟。程谋如是分析,医保控费、药占比、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为处方外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医疗、医保、药店三方信息共享试点,电子处方及远程审方等平台的搭建为承接处方外流做好了准备。但对于零售药店来说,处方外流也存在着一些门槛,如处方来源、医保统筹、药品齐全及专业药学服务能力。同时,“4+7”价格倒挂、GSP飞检常态化、分类分级管理等亦使得药店经营成本上升。
AI医疗+平台生态,促进药店转型
随着药品零售行业不断并购扩张,行业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行业市场变局也在悄然进行。当下,国大药房正在与沃博联联手打造一批融合医疗服务和健康产品销售的零售门店;在全国收购了大量连锁药店的高济医疗,力争打造国内医疗新零售平台;阿里健康也在寻求用大数据助力医疗、用互联网改变健康……程谋指出,“AI医疗或将引领药品零售市场进行价值重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对于患者来说,药品是低频产品,健康则是高频需求。”程谋表示,药店在行业理解、OTO基础、消费者积累、专业人才等关键资源上具备互联网企业和业外资本远不及的基础,故有望成为最广、最深、最具操作性的健康服务平台入口。
当下药店正在加快布局以顾客健康为中心、立足于门店基础、链接专业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平台,平台生态逐渐形成,药店经营效率同步提高。在AI医疗的加入及平台生态化的趋势下,药店在承担诊所职能的转型上也更加顺利。
西药及处方药地位提升,肿瘤药增长快速
程谋指出,“受医药政策及处方外流的影响,国内药店零售市场药占比正在提升。”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占整个药品市场的份额较2018年上升了1.7%,西药及处方药地位提升。对比化学药与中成药,西药规模份额由2017年的50.2%上升至2018年的51.3%。处方药规模份额亦从46.3%上升至48.3%。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规模份额
2018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品牌有377个,化学药过亿品牌TOP3分类为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各有58、33、24个。中成药过亿品牌TOP3分类为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各有40、19、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