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工作启动会。会上,北京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将新建30至4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年底出台公共场所急救设备药品配置目录,用3年时间,在2座机场、5座火车站、390余地铁,按照标准配置急救设施设备药品。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有284人次代表提出了14件关于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合并为一项“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交北京市政府办理。
为进一步提高议案督办和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委员和代表到部分院前、院内医疗急救机构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督办和改进意见。同时召开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通过常委会门户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
新建30至4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
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6月底之前,将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院前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相关办法,合理配置和调派急救资源,优先保障急救患者的服务需求。细化非急救服务范围,实施预约转运服务。
今年第三季度将完成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相关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市规划建设约340个急救工作站,用3年时间完成。今年将在13个区新建30-4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利用腾退的公共空间等多渠道解决急救站点用房问题,拟在养老院建设5个、公园3个、消防站2个、交警队3个,其余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年底全市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0%以上。
每天增加约100车组急救服务量
为进一步补充一线急救人员,雷海潮表示,将每年组织约500名主治医生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到急救机构服务6个月,每天增加约65个车组服务量。具备资质的急救机构管理人员每周到急救一线出车1天,每天增加约15个车组。通过适当增加值班密度方式每天增加约20个车组。共计每天将增加约100个车组的急救服务量。另外,按照人车匹配标准,缺口部分补充招聘医生、护士及驾驶员、担架员。
院前急救医生可通过人才引进落户北京
为进一步激励保障院前急救人员,雷海潮表示,将出台相关文件,针对在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岗位工作一定时间后的外省市医生,通过人才引进途径办理落户手续,在工作居住证办理、荣誉称号、公租房申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此外,将动态调整、优化急救专业机构职称结构,适度提高高级职称占比。同时将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岗位设置,制定绩效评价指标,动态调整绩效工资,给予10%左右的增量空间。对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院前急救服务给予绩效激励。
楼层、楼门信息将纳入急救调度系统
为进一步完善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机制,雷海潮表示,将强化院前医疗急救全过程的信息对接,实时掌握院内急诊资源信息。以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为重点,推进急诊急救绿色通道APP使用,使院内医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信息。每所三级医院急诊科至少保证急救周转平车1个,不得他用。
此外,将扩展多种支付方式的应用,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完善急救服务用户回访及满意度调査机制。在急救调度系统中嵌入居民区详细信息(如楼层、楼门、电梯等)并及时更新,精确采集患者地理位置信息,提高急救效率。
2座机场、5座火车站、390余地铁配急救设施设备药品
雷海潮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配置。今年底前,北京市卫健委将制定出台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药品配置指导目录。北京市交通委、华北民航管理局、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用3年时间,组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5座火车站、390余座地铁站、8个交通枢纽、7个长途客运站等公共场所,按标准落实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配置,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方面重点监督调研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玉芳表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督办和调研:
一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保障情况。包括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规划建设、优化布局的情况;合理统筹120、999急救资源,有效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呼叫满足率和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情况;急救医生和担架人员依法配置的情况;急救车辆、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更新情况等。
二是统一监督管理的情况。包括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监管体系,将所有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纳入统一监管范围的情况;协调实现120院前急救网络与999紧急救援网络信息平台的有效联动,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监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等。
三是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包括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引进、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情况;建立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特点相适应的医护人员岗位轮转机制和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激励、保障机制,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落实的情况等。
四是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情况。包括进一步加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宣传普及,推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完备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等。